2021艺术统考
联考
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
中传国际本科
北电国际本科
当前位置: 首页>院校新闻>正文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 7737
  • 2019-04-10
  • 作者: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由世界五百强企业海航集团创办,经海南省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占地598亩。学校本着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海航集团各大产业需求,设置了民航运输学院、乘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运工程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6个二级学院,形成了航空、航海、旅游为主的三大专业群,共计24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17年全日制在校生6174人,毕业生2227人,学校教职工总数373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85人,具备“双师”素质10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5.1%。

  学校现有国家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实训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省优秀教师4名,省市科技馆2个,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拥有全国唯一的空中乘务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点,全省唯一的博鳌亚洲论坛安检人员培训基地,主持了国家级课题《航空服务顶岗实习标准》、《民航运输顶岗实习标准》的研制。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航集团的领导下,学校坚持“一切为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明志、笃学创新”的校训,发扬“至诚至善、至精至美、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依托海航、立足三亚、服务海南、围绕行业,走出了一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航海、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二、办学基础能力

  1. 办学基础条件

  现状描述: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898.52万元,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9271.13万元,事业收入10646.7万元,其中学杂费收入6379.52万元,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学校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产教融合项目,收入为4267.18万元。学校校园占地398196.92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为107822平方米,生均面积达到17.46平方米,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高职综合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平方米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4306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4096Mbps,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917台,网络信息点数6030个,数字资源总量8935GB,上网课程30门,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部分覆盖。

  2. 校内实践实训条件

  现状描述:学校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优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2017年学校拥有综合实训中心、飞行模拟训练中心、航空安全员训练中心、乘务模拟训练中心、海航呼叫中心(人才孵化基地)、海运实训中心6大实训中心,配备了一流的教学实训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23574万元,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0.68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3.82万元,远远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高职综合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000元的要求。

  存在不足:(1)部分教学和实训设备陈旧,滞后于企业技术发展需求;(2)实训设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淘汰设备报废速度较慢,部分实训设备利用率较低。

  未来举措:(1)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依据行业企业技术发展需求,建立实验实训设备的持续更新机制;(2)通过信息化等手段的运用,加强对实训资源统筹利用、建立实训资源使用预警机制;(3)通过优化完善实训设备报废规定,建立报废标准、强化预警功能,降低淘汰设备的存量。

  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现状描述: 学校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式发展,积极与海航内外企业联系,打造了多元化校企合作网络,在人才培养各要素环节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并深入开展了产业学院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目前学校已与海航集团下属企业全面共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民航运输、航海技术、酒店管理等10余个专业。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专业共建小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进行师资培养与人才交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实习就业,实现了全方位校企合作。

  其中,学校与海航销售在校内共建民航运输海航销售学院,学生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认知、跟岗和顶岗实践;学校与海航控股联合推行空中乘务现代学徒制,学校投入2300万元购置乘务模拟机,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和考核标准,联合面试,签订三方学徒培养协议,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联合海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改革;联合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开展了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通过各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效果初步显现。

  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了航空服务专业、民航运输专业顶岗实习标准2个国家级标准,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校企共建了《空乘礼仪》在线精品课程,是海南省目前唯一 一门门可在智慧树东西部联盟平台上开放的在线课。校企共建了空中乘务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位列国家备选库第15位。

  资源共享方面,校企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培训基地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利用最大化,实现了三个“二合一”,即:企业培训设备与学校实训设施“二合一”,企业培训基地和学校教学基地“二合一”,学校教学与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二合一”。既节约了建设资金,共享了人力资源,又满足了教学需要,同时解决了企业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式发展。

  存在不足: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项目在各专业发展不均衡,目前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总体不高,分布不均衡。

  未来举措:学校将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现有校企合作项目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全面推进各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促进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水平均衡发展,逐步提升各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状描述: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文件中,强调教师培养要围绕着“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以这一文件为指导方针,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自身培养与对外引进双措并举,企业挂职锻炼常抓不懈,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实训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截止到2017年,学校教职工总数373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85人,校外兼职教师折算值为81.08人,生师比为16.95。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为10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5.09%。

  存在不足:(1)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有待优化,“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等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学校在“双师”培养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各二级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分布不均衡。

  未来举措:(1)学校将继续坚持自身培养与对外引进双措并举,通过架构“新教师实践技能提升、骨干教师企业顶岗锻炼、专业带头人挂职历练”的技能提升路线,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2)通过优化完善教师聘任、教师职称评定等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促使教师良性竞争、合理流动;(3)通过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采用柔性引进等方式向国内外招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4)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吸引企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参与实践教学;(5)持续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建立教师个人成长电子档案,提升教师职教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很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专业人才培养

  1. 课程开设结构分析

  现状描述: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创设企业真实情景,提倡“做学教”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数不断增加。2016-2017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577门,其中“纯理论课”(A类)课程130门,占22.5%,“理实一体化课程”(B类)课程341门,占59.1%,“纯实践课”(C类)课程106门,占18.4%。开设课程总课时数为53664学时,其中A类课程总学时为9676学时,占18%,B类课程总学时为24279学时,占45%,C类课程总学时为19709学时,占37%,“B类课程+C类课程”学时数占比达82%,实践教学课时数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的50%。

  存在不足:目前学校选修课课时占总学时的22%左右,总体上比例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未来举措:(1)学校将以通识选修平台课程、专业拓展选修平台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扩大选修课程门数,不断拓宽选修课覆盖面;(2)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国际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高职教育“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2. 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现状描述: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为1680人时。

  存在不足:学校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和内涵有待提升。

  未来举措:(1)学校将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制定基地的分类建设标准,采取分类建设、分级资助的措施,推动基地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

  3. 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现状描述:学校积极与海南航空、海航销售、海航技术,以及喜来登丽思卡尔顿、瑞吉、亚特兰蒂斯等国际品牌酒店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形成了稳定的“人才班”培养模式。截止到统计时点,学校企业订单班学生人数为263人,其中农,民航运输学院“星火声园”订单班52人,空中乘务学院扬子江航空和长安航空订单班21人、空中乘务现代学徒制订单班92人,机电工程学院海南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海技班”49人,国际旅游学院国际酒店订单班49人,企业订单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为4.26%。

  存在不足: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所占比例有待提升,开展订单培养的专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机电、空中乘务和酒店类专业。

  未来举措:学校以品牌(重点)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为社会精准供给具备“现代鲁班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现状描述:2015-2017年学校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分别为37.674、91.76、130.64万元,总体呈上升趋势。

  存在不足: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有待提升。

  未来举措:学校将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搭建作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不断优化完善学校《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探索实施柔性引进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劳模、技术能手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

  5. 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专业点学生分布

  现状描述:学校与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设置专业、确定规模的重要依据,对接海南及海航“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开设了航空、航海、旅游“两航一游”特色专业群。针对海南旅游交通运输产业用人需求设立了民航运输、空中乘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国际游轮乘务等专业;针对海南发达的旅游、酒店产业,设立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针对海南重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国设置外语专业,其中应用俄语专业每年培养100余名俄语学生,是全国俄语专业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达100%。

  存在不足:专业应对区域产业变化的动态调整不够,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有待健全。

  未来举措:学校将继续把握“两航一游”的办学大方向,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理念,建立专业诊改制度,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同时专业总数将控制在25个左右,专业群数控制在3个左右,以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实现专业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和集群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的能力。

  五、学生发展

  1. 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现状描述:在省内外生源持续下降、高职院校之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广泛调研全国生源结构,认真分析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普通高招、注册入学等各类型招生政策给我校带来的影响,及时组织研讨,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加强与二级学院、教务处的沟通与联系,合理制定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总体方案,改进招生宣传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招生计划。2017年单独招生计划数为241人,实际报名人数241人,报考率为100%,实际录取人数为170人,计划完成率为71%;统招计划数为2480人,实际录取人数为2068人,计划完成率为83.4%。

  存在不足:一是学校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均衡,一志愿填报“冷热”不均,部分专业吸引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二是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未来举措:(1)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设订单班、订制班,设立全额企业助学金,做好一些“就业需求旺、招生是冷门”专业的招生工作;(2)依托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设计制作数字化招生宣传资源,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效率和吸引力。

  2.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现状描述:学校拥有国际航协、中国航协、民航危险品、民航安全员,民航第021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国家农业部海洋与渔业厅渔业船员培训、三亚市第四职业技能鉴定站、托业英语、HSK汉语水平考试等培训和鉴定资质,学校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实现“一凭多证”,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56%。

表1学校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类别

证书名称(全称)

证书等级

发证机构

航空类

机场运营培训证书

高级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顾客服务证书

高级

BSP中国教程

高级

IATA/UFTAA

高级

乘务培训证书

高级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岗位资格证书(国内客运)

无等级区分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岗位资格证书(国际客运)

无等级区分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岗位资格证书(国内货运)

无等级区分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岗位资格证书(国际货运)

无等级区分

民航安检员

初、中、高

民航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危险品运输培训合格证

无等级区分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局授权)

航空安全员初任训练结业证书

无等级区分

航空安全员执照签注

无等级区分

红十字会救护员证

初级

中国红十字协会

航海类

基本安全

初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高级

高级消防

高级

精通急救

高级

保安意识

初级

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

初级

船上医护

高级

船舶保安员

高级

一级海洋渔业职务船员

高级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

二级海洋渔业职务船员

高级

海洋渔业普通船员

初级

旅游类

营销经理助理

初级

中国市场营销学会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营销经理

中级

茶艺师

中、高级

三亚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西式面点师

中、高级

人力资源师

中、高级

中式面点师

中、高级

其他

维修电工

中、高级

钳工

中级

焊工

中级

  存在不足: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仍有待提高,部分专业缺乏配套的职业技能证书。

  未来举措:(1)学校将根据国家现有职业技能证书情况,组织和指导各专业合理选择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确保证书与专业的匹配度;(2)逐步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教考分离,加强过程监控,严把质量关,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

  3. 直接就业数与毕业生就业去向

  现状描述:学校以职业生涯规划引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行业合作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为工作抓手,坚持“五业贯通”,实现了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我校学生就业率2015-2017年,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分别为1589人、1632人、2172人,直接就业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5-2017年,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在80%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为我院毕业生主要去向,占直接就业数的53%左右,到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就业的人数占30%左右。近两年省内就业人数占比超过50% (数据来源于2017年麦可思统计报告—《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我校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行业有航空运输服务业、酒店服务业、综合性餐饮业、销售行业等,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超过50%。

  根据麦可思报告公布的高等职业院校2017届毕业生月薪排行榜,我校毕业生月薪为4365元,排名海南省第1位,全国第23位。

  存在不足:由于部分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对职业教育不了解,对高职学生的定位存在偏差,尽管学校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拓展就业基地,进入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就业的学生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人数还是偏少。

  未来举措:(1)学校将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深入推行二级就业指导机制和管理模式,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2)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流程,做好就业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探索“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实施精准就业帮扶;(3)培育就业工作品牌,进一步凝练、提升我院就业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创新亮点,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4)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加强与优质就业企业的合作,稳固就业市场。

  六、社会服务能力

  现状描述:学校坚持与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坚持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对接海南特区及海航“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把相关岗位适应的社会职业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办学形式和功能之一。依托民航第021职业技能鉴定站、三亚市第四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海事局授权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资质、国家民航总局授权的航空安全员培训资质等,积极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017年,学院各二级学院围绕各自专业特点,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培训与服务,共开展24类培训项目,培训人数5303人,培训收入1473.83万元。

  表2学校培训情况一览表

序号

系部名称

培训项目

培训人数

1

运输系

中航协培训

588

2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59

3

红十字会培训

240

4

国际航协培训

265

5

第危险品培训

53

6

博鳌亚洲论坛保障

352

7

初级安检证考试

487

8

机电工程系

电工、钳工考证

102

9

焊工

29

10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338

11

营销经理助理考证培训

69

12

公共教学部

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

273

13

外国语言系

英语口语考试培训

749

14

英语托业考试培训

570

15

英语能力提升辅导班

208

16

海运工程系

船员适任晋级培训

96

17

高消和保安两证培训

154

18

高消、保安、艇筏、急救

187

19

2025年招生 在线报名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微信扫码关注艺路国际教育
联考失利、校考无望也可上名校
南京传媒学院
艺路国际教育
为什么选择艺路国际教育

官方授权招生报名平台
艺考生求学权威平台

专业艺考求学顾问
甄选国内外优秀艺术院校

服务热线
400-678-1324
51艺术桥官方订阅号
官方订阅号
微信扫码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扫码关注艺路国际教育
  • TOP